成立於2024年,由五位曾赴德國與荷蘭深造的台灣音樂家共同創立,是台灣極具特色的簧樂五重奏室內樂團體。簧樂五重奏這項編制,發源自荷蘭,結合雙簧管、單簧管、薩克斯風、低音單簧管與低音管,擁有豐富而多變的音色層次。


推廣經典作品
演出風格橫跨經典改編到當代前衛作品,並融合臺灣音樂文化,透過樂曲選擇與跨界合作,展現傳統與創新並存的多元風貌。

教育推廣
舉辦音樂會、室內樂大師班、音樂講座,為臺灣學子與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專業的教育平台。

文化對話的窗口
我們期待透過多樣的室內樂展演形式,以簧片五重奏為媒介,搭起臺灣與世界的文化橋梁。
參與音樂家
Meet The Musicians

賴宥峻
Eugene Lai
低音單簧管/團長
單簧管演奏家—作曲家賴宥峻,出生自臺灣臺北,目前活躍於多元的音樂領域,涵蓋演出、創作及學術研究。他精通單簧管家族樂器,常以協演音樂家的身份參與亞洲和歐洲的交響樂團與室內樂團演出及錄音,包括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與貴陽交響樂團等職業團體。此外,他的專業領域亦延伸至劇場、配樂製作,以及融合世界音樂元素的跨界展演。
賴宥峻畢業於荷蘭克勞斯親王音樂學院(Prins Claus Conservatorium Groningen),主修低音單簧管,師承Fie Schouten。碩士學習期間,他特別專精於巴塞管和低音單簧管,並深耕當代音樂演奏。他不僅以獨奏家的身份活躍,同時也是「簧樂集」(Quintette les jeux d’anches)五重奏的成員,致力於拓展簧片五重奏的曲目。他的音樂足跡遍及許多盛事的舞臺,包括歐洲單簧管大會(European Clarinet Congress)和荷蘭Sound of Music音樂節等。2024年,他入選OneBeat臺灣駐地藝術家與教育家計畫,該計畫由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事務局、美國在台協會及Found Sound Nation聯合製作。
在臺灣學習期間,賴宥峻師從高志寧、金玉君、林佩筠與張積喜,並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多次獲得單簧管獨奏與木管五重奏第一名,以及「行天宮菁音獎」等多項殊榮。他的專業發展歷程中,曾接受Harry Sparnaay, Norbert Kaiser, Joan Enric Lluna, Sylvie Hue, Hans Colbers, Didier Delettre, Lei Fan, Sauro Berti, Florent Héau, Bernhard Röthlisberger, Yehuda Gilad, Francisco José Fernández Vicedo, Mate Bekavac, Céleste Zewald, Joost van Rheeden, Davide Lattuada, Arno Piters, Kilian Herold, Olivier Patey, Lorenzo Iosco和Ausiàs Garrigós Morant等音樂家的個別指導。
除了演奏與創作事業外,賴宥峻也熱衷培育年輕音樂家,已有多位受其指導的學生展現出卓越的音樂品味與實力。

余欣蓓
Hsin-Bei Yu
雙簧管
2000年出生於桃園,自3歲開始接觸音樂,先後師事謝旻桂、李明怡、陳玲琳、王怡靜、劉榮義老師。曾就讀西門國小音樂班、中興國中音樂班,武陵高中音樂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0年進入德國弗賴堡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Freiburg),甫於今年7月取得學士學位,並將繼續在此攻讀碩士學位,師事Lucas Macías Navarro 與Christoph Hartmann 教授。
至今曾多次參與各項比賽以及獲得演出機會,於2012年獲取第二屆亞洲雙簧年會參賽資格、2018年獲選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際音樂人才拔尖計畫,並與武陵高中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 ,2019年參與由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所舉辦之「樂壇新秀」聯合獨奏音樂會、2020年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合作演奏莫札特雙簧管協奏曲、2021年獲選由新北市所舉辦之「樂壇新星」並舉辦個人獨奏會、2023年取得日本Sony 國際雙簧管大賽參賽資格。

陳怡晴
I-Ching Chen
單簧管
陳怡晴,出生於台灣新北市,畢業於鹿特丹藝術學院(Codarts University of the Arts)。她在7歲時開始學習鋼琴,12歲時開始學習單簧管。曾就讀重慶國中音樂班,師事賴怡叡老師,以及武陵高中音樂班,師事陳威稜教授。高中畢業後,怡晴前往新加坡,在獲得全額獎學金的資格下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楊秀桃音樂學院(Yong Siew Toh Conservatory of Music, NUS)繼續她的音樂旅程,並師從新加坡交響樂團單簧管首席,馬越教授。在過去的十年裡,怡晴在台灣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贏得了多個獎項,包括獨奏、室內樂和管弦樂演出。在新加坡期間,怡晴擔任楊秀桃音樂學院管弦樂團的單簧管首席,該樂團定期在校內外演出,包括著名的“榴蓮”音樂廳——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此外,怡晴和她的室內樂團Synthe6(木管五重奏和鋼琴)多次代表楊秀桃音樂學院在不同場合演出,包括202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舒立克音樂學院舉辦的室內音樂節“Musical Chairs”。除了演出之外,怡晴在空閒時間也喜歡教學。完成學士學位後,她受鹿特丹藝術學院錄取,繼續攻讀碩士演奏學位,並獲得荷蘭政府提供的一次性€5,000荷蘭獎學金(Holland Scholarship)。
怡晴目前在鹿特丹愛樂樂團(Rotterdam Philharmonic Orchestra)擔任單簧管實習演奏員,並師從鹿特丹愛樂樂團單簧管首席,Bruno Bonansea,以及不來梅愛樂樂團(Bremen Philharmoniker)低音單簧管首席,Raphaël Schenkel。怡晴亦曾多次接受國內外知名大師指導,例如:陳怡真老師、黃荻教授、宋威德教授、袁源教授、Julien Hervé, Nicolas Baldeyrou, Vitor Fernandez, Giovanni Punzi, Matic Kuder…等等。

温家琪
Chia-Chi Wen
低音管
旅德低音管演奏家温家琪,先後於德國國立曼海姆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Hochschule für Musik Mannheim)以及卡爾斯魯爾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Karlsruhe)取得樂團獨奏家文憑與低音管演奏碩士;曾就讀東吳大學與國立師大附中音樂班;師事Prof. Ole Kristian Dahl、Prof. David Tomàs-Realp、徐家駒教授與郭怡芬教授。在台曾於2013年考取NSO樂團學苑,同年獲全國音樂比賽低音管大專組優等第一名。旅歐九年期間,曾獲國際波蘭韋伯低音管比賽優勝,並常態性受邀與德國、瑞典和芬蘭等地的職業樂團合作,如國家萊茵愛樂管弦樂團與弗萊堡國家劇院等;與海德堡交響樂團合作的四年期間錄製過多張海頓與莫札特交響樂專輯。
2021/2022樂季陸續任職芬蘭 Tampere Filharmonia、Joensuu City Orchestra與Lappeenranta City Orchestra等樂團。 2023年回台參與Taiwan Connection室內樂團巡迴音樂會與徐家駒低音管室
內樂團15週年音樂會。作為新生代低音管演奏家,其在歐洲及台灣樂壇都有相當卓越的演出經歷,類型更是涵蓋古典與流行音樂領域。現為徐家駒低音管室內樂團團員、台北市立交響樂團低音管協演人員以及靜心國小低音管指導教師。

陳麒鈞
Chi-Chun Chen
薩克斯風
台灣薩克斯風演奏家與指揮,現為阿姆斯特丹音樂院管弦指揮系學生,師事Ed Spanjaard、Antony Hermus、Bas Wiegers與Karel Deseure。
他先前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薩克斯風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Cum Laude)畢業。薩克斯風演奏期間,陳麒鈞師承Arno Bornkamp,接受荷蘭最具代表性的薩克斯風傳承訓練,深厚紮實的音樂基礎讓他在國際舞台屢創佳績。
陳麒鈞曾率領CvA Sax Ensemble、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登上歐洲、亞洲舞台,並參與柏林指揮大師班,接受Lior Shambadal等大師指導。他曾獲得亞洲薩克斯風大賽第一名、Chieri國際音樂大賽第三名,並於第五屆隆岱國際薩克斯風大賽榮獲最佳青年新秀。
除了演奏,他積極投入跨界製作與改編創作,代表作品包括改編**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與Philip Glass《Mishima》**等大型作品,展現獨特音樂視野。
作為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音樂總監,他致力於推廣薩克斯風室內樂的多元發展,並探索音樂與劇場、影像、社會議題的跨界可能。2025年,他將率領藝本道參加世界薩克斯風大會,首度將台灣原創跨界作品《溫柔鄉》帶上國際舞台,展現台灣薩克斯風藝術的深度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