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
Art Pondo Saxophone Ensemble
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成立於2017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薩克斯風學生共同創立,致力於拓展薩克斯風室內樂的表現邊界。樂團積極與台灣頂尖薩克斯風獨奏家合作,並透過每年巡演售票音樂會,逐步建立出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以古典音樂為根基,藝本道不斷進化,積極嘗試跨領域合作,並關注音樂與當代社會議題的對話。


重新定義薩克斯風音樂的新視野
SaxOpera首創歌劇x薩克斯風劇場化演出,並重新詮釋80-90年代台灣經典,展現懷舊與創新交融的台灣聲音。

音樂與環境意識
以音樂說故事,關注環境永續,透過《未來的那一天》結合音樂與影像,訴說台灣海洋的美與傷痕。

跨越傳統與未來,連結藝術與現實
以大膽策展與沉浸式音樂敘事,為薩克斯風合奏開創新格局,連結古典與創新,串聯藝術與現實。
參與音樂家
Meet the Musicians

陳麒鈞
Chi-Chun Chen
團長
陳麒鈞,台灣薩克斯風演奏家與指揮,現為阿姆斯特丹音樂院管弦指揮系學生,師事Ed Spanjaard、Antony Hermus、Bas Wiegers與Karel Deseure。
他先前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薩克斯風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Cum Laude)畢業。薩克斯風演奏期間,陳麒鈞師承Arno Bornkamp,接受荷蘭最具代表性的薩克斯風傳承訓練,深厚紮實的音樂基礎讓他在國際舞台屢創佳績。
陳麒鈞曾率領CvA Sax Ensemble、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登上歐洲、亞洲舞台,並參與柏林指揮大師班,接受Lior Shambadal等大師指導。他曾獲得亞洲薩克斯風大賽第一名、Chieri國際音樂大賽第三名,並於第五屆隆岱國際薩克斯風大賽榮獲最佳青年新秀。
除了演奏,他積極投入跨界製作與改編創作,代表作品包括改編**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與Philip Glass《Mishima》**等大型作品,展現獨特音樂視野。
作為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音樂總監,他致力於推廣薩克斯風室內樂的多元發展,並探索音樂與劇場、影像、社會議題的跨界可能。2025年,他將率領藝本道參加世界薩克斯風大會,首度將台灣原創跨界作品《溫柔鄉》帶上國際舞台,展現台灣薩克斯風藝術的深度與創意。

彭立賢
Li-Hsien Peng
副團長
彭立賢,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曾就讀國立新竹高中與培英國中。自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國中起轉修薩克斯風,師事黃淯浩、張文君、蔡佳修與陳品樺,並曾接受小澤瑠衣(Rui Ozawa)與Philippe Geiss指導。
在學期間,積極參與管樂團、爵士大樂團、新音樂樂團,並投身多場跨領域合作演出,展現多元音樂視野。
2023年,隨北藝大新音樂樂團赴韓國首爾大學交流演出,並參與音樂系與新媒系的跨域製作《人造星系》,嘗試結合聲音與影像的實驗性演出。
加入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後,現擔任副團長,參與製作包括:
-
2025年1月《未來的那一天:海的終點》
-
2024年7月《未來的那一天》
-
2023年《溫柔鄉·卡門的異歌》(與超級浪共同製作)
此外,彭立賢亦曾參與北藝大管樂團與爵士大樂團的多場系列音樂會,展現跨足古典與爵士的雙棲能力。

施秉均
Bing-Jun Shih
節目製作人
施秉均,彰化人。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師事蔡佳修。並於2022年赴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交換留學,師事國末貞仁及須川展也。
作為薩克斯風演奏家之餘,同時跨足攝影、作曲、翻譯及文學創作。將音樂融合視覺及表演,探討哲學、政治等議題為主要風格。
目前為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節目製作,領銜製作包含:
•2025年1月《未來的那一天:海的終點》
•2024年7月《未來的那一天》
•2023年《溫柔鄉•卡門的異歌》(劇作)
個人主要創作
「夢.見」為薩克斯風獨奏曲集 (2025)
「撫平」為中音薩氏管、弦樂四重奏及鋼琴(2024)
「沓掛」為中音薩氏管與木管五重奏(2023)
「溫柔鄉:卡門的異歌」腳本劇作(2023)

黃昶翰
Chang-Han Huang
團員
黃昶翰,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荷蘭海牙皇家音樂院碩士班,師從蔡佳修、Lars Niederstrasser 。
在荷留學期間積極參與室內樂以及現代音樂活動,曾與韓國當代作曲家Seung-Won Oh演出。2024年九月將與海牙現代樂團Oeknal於荷蘭烏特列支Gaudeamus音樂節演出。
任教於淡江中學音樂班。
大學期間參加校內多項比賽,曾獲得北藝大「關渡新聲」室內樂組優勝。同時積極參加跨領域活動。
在荷留學期間積極參與室內樂以及現代音樂活動,曾與荷蘭國家歌劇學院(Dutch National Opera Academy )、韓國當代作曲家Seung-Won Oh演出。2024年九月將與海牙現代樂團Oeknal於荷蘭烏特列支Gaudeamus音樂節演出。
現為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Weekly Sax每週po一點薩克斯風團員。任教於淡江中學音樂班。

吳鎮宏
Jen-Hong Wu
團員
吳鎮宏,出生於宜蘭,成長於台北,九歲開始學習薩克斯風。2018年考入台北藝術大學,隔年進入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隨Arno Bornkamp與Willem van Merwijk學習,目前攻讀碩士學位。
在國內外比賽中,他曾獲得「新藝星秀」獨奏比賽首獎、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第一名,並在嘉義市國際管樂節暨亞洲薩克斯風大賽與亞太薩克斯風大賽中獲得佳績。此外,他與Dokwerk薩克斯風四重奏在「Vitor Santos」國際薩克斯風比賽及義大利Reate當代音樂比賽中奪冠,並贏得荷蘭Kamermuziek Concours Gelre室內音樂比賽首獎及觀眾獎。他亦榮獲Yamaha音樂歐洲基金會獎學金,並在Josip Nochta國際薩克斯風大賽中晉級全球前十強。
除了比賽成績亮眼,鎮宏也積極參與演出與錄音。2023年,他與Dokwerk四重奏錄製專輯《Intersection》。展望2026年,他將隨四重奏作為荷蘭古典新秀大賽(Dutch Classical Talent)2025–2026決賽入圍者展開荷蘭巡演,舉辦14場音樂會,演出場地包括阿姆斯特丹Muziekgebouw aan ’t IJ、鹿特丹De Doelen、烏得勒支TivoliVredenburg等重要音樂廳。

王昱翔
Yu-Shiang Wang
團員
王昱翔,薩克斯風演奏家,於2020年自法國巴黎市立音樂院畢業,取得音樂教育演奏文憑(D.E.M.)。留法期間,他師事法國禁衛軍職業管樂團薩克斯風首席Christian Wirth,以及法國廣播交響樂團音樂家Yann Lemarie與Chiharu Lemarie夫婦,並曾接受古博元博士與吳志桓博士的指導,奠定紮實的演奏技巧與深厚的音樂素養。
回到台灣後,王昱翔積極投身薩克斯風教育工作,並致力於推廣現代音樂的欣賞與舞台表演藝術的多元發展,期望透過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演出形式,讓更多觀眾感受薩克斯風音樂的獨特魅力。
演奏生涯中,王昱翔曾於2017年入圍國際指標性大賽Jean-Marie Londeix薩克斯風大賽準決賽,並於2019年榮獲巴黎人薩克斯風大賽獨奏家組首獎。2020至2024年間,他陸續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表演廳、台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與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展現卓越的音樂才華與多樣化的演奏風格。
除了個人演奏活動外,王昱翔也曾擔任桃園市立案演藝團隊「藝本道薩克斯風重奏團」團員,現為高雄市管樂團薩克斯風首席,持續活躍於台灣音樂舞台。